現代父母大都認為應該給予孩子全然的空間與隱私,容許他們盡情地表達自我,不要打擊管束。這種大錯特錯的觀念,將導致孩子日後凡事以自我為中心,又沒有責任感。這種現象廣泛存在,已成為氾濫整個社會的「瘟疫」。
執業數十年的美國兒童心智科醫生羅伯特.蕭,指出教養對孩子的影響遠大過基因,提出了自嬰兒期開始至青春期間,適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的教養方法,包括教導父母如何建立穩固而密切的親子關係;培養規律的作息使孩子恢復失控的情緒;設立規矩管教孩子,以家庭為基礎培養孩子的道德感及價值觀;控管孩子接觸的媒體,避免對他們造成負面影響;只有孩子表現良好才能獲得隱私權,並得到父母信任等等。這是一本極為適合父母使用的工具書!
推薦專家
黃崑巖 (醫學教育委員會常任委員、醫學院評鑑委員會主任委員)
曾志朗 (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具名推薦)
作者簡介
羅伯特.蕭醫師(Robert Shaw, M.D.)在美國加州柏克萊及米爾山谷當兒童與家庭精神科醫生,也是柏克萊家庭研究所主任。他在紐約席耐山醫院資深兒童心智科醫生執業數十年,並在愛因斯坦醫學院任教。在愛因斯坦醫學院期間,他是紐約南布朗區的家庭及兒童心智健康服務處的主任。
史黛芬妮.沃德(Stephanie Wood)曾為《兒童》(Child)雜誌的執行編輯,也撰寫了多本關於管教及家庭問題的書籍。
譯者簡介
黃嫈珺,雲林縣北港鎮人。1994年東吳大學英文系畢。1998年取得加州聖地牙哥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學位。旅居南加十年,心繫台灣。從事翻譯工作15年。目前以洛杉磯為家,專職翻譯。
|